夫妻共同经营企业时,若未规范股权结构,可能因财产混同导致承担无限连带责任。例如:某夫妻档企业因债务纠纷被起诉,法院认定公司财产与家庭财产混同,判决股东以个人财产清偿债务。核心风险在于未明确股权归属及财产界限。
法律风险与后果:
- 财产混同风险:
- 若公司资金用于家庭支出(如购房、子女教育),或股东分红未单独记账,可能被认定为“夫妻共同财产出资”,导致承担连带责任;
- 典型案例:上海某科技公司因夫妻共用账户,被判连带偿还公司债务200万元。
- 离婚析产风险:
- 股东离婚时,股权可能被分割为共同财产,引发控制权纠纷及股权价值折损。
合规解决方案:
- 签订《财产分割协议》:
- 明确公司股权为个人财产,非夫妻共同财产,需公证并存档;
- 约定公司债务与家庭财产隔离,避免牵连。
- 优化股权架构:
- 夫妻分别持股51%与49%,或引入第三方代持(需书面协议),规避“共同经营”风险;
-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,确保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担责。
- 规范财务制度:
- 公司账户与家庭账户严格分离,保留独立收支凭证;
- 定期审计,证明财产独立性。
高风险场景警示:
- 一人公司:夫妻一方持股100%,易被推定财产混同,承担无限责任;
- 公私转账频繁:如用公司账户支付房贷,可能触发债务连带责任。
实操建议:
- 婚前/婚内协议:明确股权归属及债务责任,需律师审核;
- 股权代持协议:通过第三方代持股权,需约定代持风险分担条款;
- 定期法律审查:每年度核查股权结构合规性,调整代持或协议内容。